书记信箱 院长信箱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 阳职新闻 > 语言文字工作

2023全国两会·语言文字声音(二)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14日  来源:本站  作者:管理员  点击率:[] 次

2023年3月5000余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赴京参会。他们肩负人民重托,在首都北京共商国家发展大计,畅谈经济、社会、文化、民生等领域的热门话题。其中有不少有关语言文字工作的真知灼见。两会期间,“中国语言文字”强国号将分期展示部分代表、委员对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承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推进全民阅读等工作的发言,与您共同聆听两会中的语言文字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山西省委副主委、山西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副院长双少敏
科技创新助推书法教育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国现有在校中小学生约2亿多人,按每人每次洗笔使用500毫升水、用纸1张,每年练习30次计算,需要300万吨水,40亿张纸。这些纸张不但消耗了大量林业资源,而且还难脱色,很难循环再利用。另外,墨汁生产制造企业存在的科技附加值低、生产排污成本高、利润率低等问题,也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和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新型水致褪色环保墨汁技术已成熟,可以形成工业化产品,将此技术创新成果融入书法教育,将使书法研习过程便捷、绿色、低碳,大大提高书法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可以选择合适的中小学做试点,建立专项管理制度,分步推行,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辐射全国中小学。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副所长 洪厚甜
建设“历代书法经典名作品鉴工程”,提升书法发展维度

在书法艺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书法爱好者和从业者持续增加。在此基础上,应当提升书法发展的维度,让更多人感受和学习书法文化,并推动这一文化符号走出国门。可以考虑开展以政府主导、为普及和传播书法艺术而进行的基础工程,组织专家对中国书法史上的历代经典作品进行学术研究,站在学术和美学高度对经典作品进行评判和定位,建立起科学诠释中国文化艺术经典的参照系。当下,书法艺术进入校园,学生从小接触、学习传统文化已形成良好氛围,如果能够建立一种规范的参照系,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书法知识和技术教学,可以保障书法艺术在教育和推广中的质量,并将书法研究和培训引入更深层次、达到更专业的水准,从而避免不合格的教育者或传播者对大众产生误导。

全国政协委员、华侨大学党委书记 徐西鹏
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海外华文教育高质量发展

海外华文教育面临教师、教材、教法“三教”难题。对此,华侨大学着力办好华文教育专业,推进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和国家语言服务领域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建设,承办丝路华教海外师资研修班、海外华文校长研习班、中华文化大乐园等项目,助力海外华文教师队伍建设;开发面向不同群体的海外华文教材、中华文化读本,研发有针对性的线上线下课程资源,丰富华文教育内容供给。学校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海外华文教育高质量发展。去年12月底,由华侨大学研发的“华文教育机器人”顺利“出海”,走进了菲律宾多所华校,缓解了海外华文教师不足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将努力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研发更多适应海外当地需要的华文教育智能化产品,助力海外华文教育提质增效。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 董洪川
建立区域性语言服务行业发展协同机制

目前语言服务市场发展程度不高、语言服务人才供需失衡、区域内组织机构协同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建议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语言服务能力,助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同时推进专业建设,完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翻译人才培养布局。建议建立区域性语言服务行业发展协同机制。由国家部委牵头,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区域性语言服务研究中心,形成成渝两地政产学研协同工作机制,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语言服务研究项目和语言服务翻译工作。如开展区域性语言服务行业研究,制定成渝地区语言服务行业规范,定期发布成渝地区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和智库研究报告成果;推动成渝两地语言服务行业协会、翻译类学术组织、翻译人才培养院校加强协同联动;在顶层设计、行业研究、翻译服务、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等。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歌唱家 刘玉婉
将民歌、戏曲、曲艺等资源纳入全民阅读

中国戏曲、曲艺等中国民族音乐扎根于中华民族沃土,唱的是中国故事,蕴含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建议将民歌、戏曲、曲艺等资源纳入全民阅读,在各类公共数字文化平台予以传播和普及,以实现传统文化资源的高效共享。

 

 

 

 

 

 

 

文章来源:学习强国号“中国语言文字”

 


Baidu
sogou